老牌美妆集合店屈臣氏、万宁“遇困”,美妆经销商们的危机? 二维码
158
发表时间:2020-09-14 10:19 财报显示,2020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市场的收益总额为88.05亿港币(约合人民币78.94亿元),下降30%;EBITDA(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)总额9.27亿港币,同比减少62%,以当地货币计算,则减少60%,缩水一半以上,损失极为惨重。 下降30%,这是屈臣氏中国区有史以来财报上公布的业绩最大跌幅。 与屈臣氏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,万宁的店铺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。 以屈臣氏、万宁为首的传统美妆集合店,近些年业绩惨淡,单店营收逐年下降的原因,除了其渠道被电商和直播等挤压、行业竞争激烈加之疫情影响外,还有自我的“作天作地”(内部原因)的因素在。 从内部来看,屈臣氏、万宁陷入“困境”的原因,或许与以下两个方向有关。
"大船难掉头”。屈臣氏、万宁一类的外资大集团的连锁店不太容易自救,因为他们任何经营战略的变动都需要海外总部审核批准,其中耗费的时间周期非常漫长,从内部来说,也不愿意去推动。 另一方面,消费者其实对屈臣氏导购早有“意见”。虽然目前屈臣氏线下零售店已经取消了强制性的导购推销服务,但以往一进门店就被疯狂安利的阴影,还是让年轻群体对屈臣氏望而却步。
近两年,线下以THE COLORIST调色师和WOW COLOUR为代表的本土美妆集合店不断强势扩张。 ![]() 新晋网红打卡地THE COLORIST “后浪”们跑马圈地,另一边,传统美妆集合店们也开始转型线上。但遗憾的是,线上转型的效果并不太理想。 万宁在线下门店接入到家平台,强化门店的数字化购物体验;屈臣氏也凭借会员体系及分销力在积极开拓旗下新型集合店,从G-next潮流店、到彩妆概念店colorlab by Watsons、再到屈臣氏大药房等等。 屈臣氏大药房 但很明显,比起品类更加丰富集中、折扣力度更大的品牌商官方旗舰店,屈臣氏、万宁的线上商店并不具备竞争优势。 是我老了提不动刀了? “站在风口上的美妆经销商们” 老牌美妆集合店纷纷谋求线上转型,尽管转型之路并不顺畅,但不可否认的是,他们顺应了行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:将终端零售搬到线上,搭建起自己的线上营销平台。 与线下零售店处境相似,另一边,作为上游渠道批发商,美妆类经销商也正面临两个选择: 第一:不动如山,死守线下; 第二: 向趋势靠拢,尝试搭建线上营销订货平台,打通线上与线下,联合营销。 显然,这并不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。站在行业的“风口”处,美妆经销商们需要放手一搏。毕竟对于美妆行业来说,线上营销确实具备线下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:
美妆行业产品品类多,更新快,销售依赖精美图片展示冲击,传统方式很难实现。 而线上营销,可以将所有商品的规格、图片以及产品详情等一一进行展示,配合精美的图片展示,冲击力远高于线下。 同时,线上营销可以直接通过微信生态传播,一键就可将产品、店铺、促销信息分享到群或朋友圈,触达更加迅速。
与其他行业不同,美妆行业需要随采随销,要随时有吸引眼球的营销活动。 而线上营销订货系统,可满足所有商品随采随传随时上架,抓紧产品流行时销货;新品上线也可重点展示无延迟,独有的智能双库存系统,下单立即锁定库存。 特价、买赠、套餐、团购、新客红包、首单立减…你能想到的营销方式,线上营销基本都能实现。
经销商下游渠道众多,价格体系复杂,部分需要代发,没有系统走线下很难管理。 而线上营销订货平台将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,实现手机管业务、看数据、做分享。后台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加持,门店经营报表每天定时推送,管理者可实时掌握各门店商品动销率。多等级价格、权限设置,不同渠道还看到不同价格、不同商品。 其实,不管是线下美妆集合店,还是美妆行业经销商,线上营销订货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。 若能提前布局,运用得当你就是“站在风口上的猪”,怎么样都能飞起来;如果不能转变思维,经营陷入僵局可能也只是时间问题。 下一篇知名的小程序开发公司
文章分类:
热点资讯
|